一条飘满酒香的大道
——茅台高速公路侧记
俗话说:酒香不怕巷子深。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意识,颇有点消极的意味。恐怕多少好酒也只能无奈地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了,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,咱们吃了那么多年的亏,而在今天,整个中国大地都在觉醒,保守意味着将落后。所以,咱们不得不承认:酒香也怕巷子深。
我们需要做的是,要么搬出巷子,要么把巷子扩大,而对于扎根美酒河畔的茅台酒来说,只有选择第二种方法了,因为享誉世界的茅台酒如果搬出茅台镇,这酒就失去太多的味道了。
于是,2006年12月19日,这条通向国酒茅台的高速路,应运而生,正式开工。茅台高速公路建成后,遵义中心城区到仁怀的路途时间,将从原来近三个小时,缩短到不足1个小时。
由公司七处修建的茅台特大桥是该路的控制性工程,在施工难度和工程量上,无疑都是巨大的,而项目部从领导到民工,都鼓足干劲,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,提前9个月实现贯通。在茅台高速率先打了漂亮一仗。
随着各个施工标段的验收结束,高速公路的收官之战——路面工程也拉开序幕。我司路面处承建全部45公里沥青路面工程。由于各段路基交验的先后,导致路面工程迟迟不能正常施工。有一次甚至停了三个月,而在路面施工中,三个月在施工中占很大的比例,这个时候,项目部领导并没有消极对待停工,而是尽力准备了35万方的料石,为后来的施工奠定了基础。
一条路的建成,人往往在里面起了决定的因素。
白茅十二标项目部这个团队,从贵开线、镇胜高速41B标,一个项目一个台阶的上来,到现在,配合已经很默契,大家都说团队精神才是最重要的。项目部始终贯彻一个原则——成本最小化,利益最大化。在这个基础上,鼓励职工多劳多得,奖罚分明,这和总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与薪酬管理制度也紧密相连。渐渐的,大家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,在工作的时候也更用心,更尽力了。
大家都说路面施工和桥梁比起来,危险性不大,没必要在安全方面下那么大的功夫。可是,在施工繁忙的阶段,设备、车辆、爆破,以及堆放的燃料,都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,不能因为事小就放松警惕,项目部把安全理念灌输到每个职工、每个工人的心里,不仅靠安全科这几个人来管,而是要扩大到一个面,人人都能当安全员,人人都是安全员。
路面处唐静伟书记说:只要培训好了,给大家交底好了,制度落实好了,自己做好了,就是安全的最大保障。
路面工程设备过多,人员流动作业面广,这就造成了现场管理的难度,当时的两个工区长唐江虎和杨炳怀,以及项目总工黄小龙常常在工地一呆就是好几个月,一直坚守着岗位,家也不能回。项目经理孙朝济对他们赞不绝口。
而他们却说:老孙是个注重细节的人,常常说细节决定成败,在执行各项制度中赏罚分明,执行能力很强,对待职工很严厉,但是大家都很佩服他。
这就是白茅十二标,上下一条心,领导爱惜职工,职工敬重领导。正是由于这样的团队精神,在路面施工延后的情况下,在雨季及遵义地区限电的限制下,路面工程如期完成,为茅台高速的通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。
2009年7月17日,茅台高速公路正式通车。原本拉一车酒到遵义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,崎岖的山路往往还会导致酒的损坏,而现在,这些都改变了。一车车茅台镇的酒,将沿着这条大道,送往全国,送往全世界,美酒河将会更加的被世人所知。
开车行驶在茅台高速,眼前所见的是黔北秀丽的风光,有青山绿水,有和谐发展的新农村,耳畔似乎还响着当年革命先烈们冲锋杀敌的呐喊声,还有一丝丝茅台酒醉人的清香。而我最感自豪的,是我们的铺路人,为了让这酒香飘万里,默默付出、辛勤劳作。得以修建这样一条路,这自豪更加让我沉醉,亦如那酒香。 (姜文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