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通讯员 张光远 罗文福)10月19日,记者在位于G320线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清镇市内K2133+183米处花鱼洞大桥改造工程现场看到,花鱼洞大桥旧桥主拱破除已全部完成,工程项目正加班加点按计划加快推进。随着老桥的拆除,未来,这里将诞生贵州国省干线的首座“提篮”式人车并用景观桥,以缓解周边交通压力,满足市民出行需求,新桥预计2021年5月份建成。
拆除的花鱼洞大桥建于1991年,大桥总长290米,桥面宽12.46米。自1991年建成通车后,因受自身桥型、重载交通流量大等诸多因素影响,使桥墩混凝土出现大面积脱落等现象,桥梁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都明显下降,经国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先后检测,评定为四类危桥。后经贵州省公路局、清镇市人民政府同意,决定从2019年2月20日起,对花鱼洞大桥实行拆除重建施工。
在拆除施工中,施工方通过在新建钢管拱上设置吊索,连接旧桥拱圈,半跨各设6组吊索,共计12组,吊索锚固点分别设在钢管拱主拱肋和旧桥下弦底部,在钢管混凝土拱肋上设张拉端,旧桥下弦底部设P锚锚固。施加预张力借助于新桥钢管拱结构提拉、支撑住旧桥拱圈,开拱过程中通过设置千斤顶缓慢释放拱结构轴力,以及设置竖向限位装置将边箱夹持住,从而保证旧桥从独立的体系稳定转换为2个单独的悬臂体系,以“拼装逆过程”思路逐段拆除旧桥。在整个拆除过程中,通过调整吊索索力值控制旧桥拱圈结构受力,保证拆除施工顺利进行。
改造后的花鱼洞大桥主要在原址上拆除重建,重建设计首次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“大跨度,变桁高,内提篮”三大特点集于一身,通过采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替代原来的桁架组合拱桥,大桥采用1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,上部结构为2-20m现浇箱梁+1-180m中承式提篮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+1-20m现浇箱梁,桥梁全长269.6m,引桥桥梁宽度12.5m,主桥桥梁桥宽度14m,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公路-I级标准。桥面包括双向行车道、吊索区域和人行道,项目总造价合计为11000万元。
“其实拆桥建桥工程并不难,难的是如何保护好红枫湖不受污染。”贵州桥梁集团负责花鱼洞大桥改造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郭定勇说,红枫湖是一级水源保护区,施工环境复杂、环保要求高,一不小心就会污染水资源。在破除施工中,他们多次召开专题方案会,不断优化施工方案,要求技术人员要高质量、高标准严格把控,克服一切困难,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红枫湖生态环境。
老花鱼洞大桥
花鱼洞大桥主拱拆除完成